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解读
时间:2014-11-19 09:01 浏览量:

  1.《条例》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于2010年2月2日经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是继审计法修订后,我国审计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又一件大事,有利于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准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实施审计法的各项规定,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推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更好地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条例》修订前后有哪些不同?

  解读: 修订前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共56条,此次修订中,修改46条,增加12条,删去5条,合并掉5条,修订后共58条。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在保持原审计法实施条例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明确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审计职权行使、完善审计程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3.《条例》增加审计评价依据了吗?

  解读: 增加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二款增加“国家有关政策、标准、项目目标等方面的规定”作为审计评价依据。

  4.《条例》增加群众举报途径了吗?

  解读:这是《条例》的重大改变。它规定了群众有权向审计机关举报,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依法应当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向审计机关举报。审计机关接到举报,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